不同的房屋風格如何搭配踢腳線
作者:地材王 來源:www.liseliten.com 瀏覽次數:0 發布時間:2011-05-06 09:32:23
踢腳線,顧名思義就是腳踢得著的墻面區域,所以較易受到沖擊。做踢腳線可以更好地使墻體和地面之間結合牢固,減少墻體變形,避免外力碰撞造成破壞。另外,踢腳線也比較容易擦洗,如果拖地濺上臟水,擦洗非常方便。
第一 踢角線的種類
地板和踢腳線就像鞋子和襪子,缺一不可。目前,市場上常見踢腳線的材質有原木、中密度纖維板、高密度纖維板和新材料PVC高分子發泡材料。
選購踢腳線的各項質量指標中,尤以環保指標最要緊。其中,PVC高分子發泡材料以配方不含鉛、不散發氨、游離甲醛等有害氣體等特點,占了很大的市場份額。而其他材質則要注意甲醛釋放量的限量值。
解疑:什么材料的踢角線較好?
答:常用材料中,石材結實耐用,但花色較少;木質沉著體貼,但維護麻煩;合成材物美價廉,但檔次欠佳。
第二 踢角線如何和房屋風格搭配
踢腳線緊靠地面,容易被破壞,所以踢腳線須堅固,不易損壞又便于擦洗。踢腳線所用的材料應與地面的面層材料相一致或顏色相近。地面是水磨石、木質板,踢腳線也得用相同材料;地面用了瓷磚,則踢腳線的顏色必須一致或相近;若居室內鋪的是地毯,其踢腳線以木質更為適宜。
解疑:我家有一面墻打算做壁柜,這面墻還需要裝踢腳線嗎?
答:不用,這樣壁柜就無法靠墻放置了,也不用收邊。
第三 踢角線的質量要求
若地面材料為細石混凝土、水泥砂漿、水磨面等,對踢腳線的質量要求是:高度一致,凸出墻面的部分厚度均勻,與墻面結合牢固,局部空鼓長度不大于200毫米,在一個檢查范圍內不多于2處;拉5米線檢查其踢腳線的上口平直度,表面平整度偏差不大于2毫米。
解疑:裝踢腳線應該安排在第幾步進行?
答:安裝門框后,進行墻面基底處理,涂刷漆墻底漆,1到2遍墻面漆,再鋪裝地板或地磚。安裝好踢腳線后涂刷最后一遍墻面漆。
第四 踢角線高度一般是多少
解疑:踢腳線的高度一般都在100毫米左右,近幾年,踢腳線的高度在一點點降低,一般家庭選用73毫米、80毫米和85毫米的高度,因為這樣能夠使室內裝修看上去更加秀氣、美觀。另外,踢腳線最好是與門框邊來搭配,可以同寬,也可以稍微窄一點,看個人對整體感的喜好。市場上現在有些實木的踢角線高度在 10-12cm的也是正常的。
裝修注意
踢腳線與地板銜接的最大間隙應小于3mm,用1元錢的硬幣塞一下,如果塞進去后2個以上則可能間隙過大。
鋪貼腳線前應先將帶有白水泥的墻體鏟干凈,然后鋪貼腳線,鋪貼后應注意對腳線進行保護,以免刷漆或噴漆時大量油漆粘到腳線表面清理不下來。建議在鏟凈水泥后,應對將鋪貼位置刷上107膠與水泥的混合物,然后再貼磚,這樣可以使磚貼的更牢固。
踢腳線與房間大小的尺度比例:
好的家裝設計中要有適當的尺度和比例,如大房間置肥大家具、小房間小巧、比例適度的家具。層高2.5米以下別吊頂,否則空間尺度壓下,人們起居更顯壓抑。踢腳線的高低與空間尺度之間的比例關系也很大,空間2.8米的高度,踢腳線則高150mm,若空間低于2.5m,踢腳線則高100mm。家裝中對于尺度比例的敏感程度是在實踐經驗中獲知的,其感性理解強于理性認識,這是有目共睹的,家裝中有千千萬萬個尺比例失當的例子,只要我們帶上一副富于經驗的眼睛就會一一覺察出來。
第一 踢角線的種類
地板和踢腳線就像鞋子和襪子,缺一不可。目前,市場上常見踢腳線的材質有原木、中密度纖維板、高密度纖維板和新材料PVC高分子發泡材料。
選購踢腳線的各項質量指標中,尤以環保指標最要緊。其中,PVC高分子發泡材料以配方不含鉛、不散發氨、游離甲醛等有害氣體等特點,占了很大的市場份額。而其他材質則要注意甲醛釋放量的限量值。
解疑:什么材料的踢角線較好?
答:常用材料中,石材結實耐用,但花色較少;木質沉著體貼,但維護麻煩;合成材物美價廉,但檔次欠佳。
第二 踢角線如何和房屋風格搭配
踢腳線緊靠地面,容易被破壞,所以踢腳線須堅固,不易損壞又便于擦洗。踢腳線所用的材料應與地面的面層材料相一致或顏色相近。地面是水磨石、木質板,踢腳線也得用相同材料;地面用了瓷磚,則踢腳線的顏色必須一致或相近;若居室內鋪的是地毯,其踢腳線以木質更為適宜。
解疑:我家有一面墻打算做壁柜,這面墻還需要裝踢腳線嗎?
答:不用,這樣壁柜就無法靠墻放置了,也不用收邊。
第三 踢角線的質量要求
若地面材料為細石混凝土、水泥砂漿、水磨面等,對踢腳線的質量要求是:高度一致,凸出墻面的部分厚度均勻,與墻面結合牢固,局部空鼓長度不大于200毫米,在一個檢查范圍內不多于2處;拉5米線檢查其踢腳線的上口平直度,表面平整度偏差不大于2毫米。
解疑:裝踢腳線應該安排在第幾步進行?
答:安裝門框后,進行墻面基底處理,涂刷漆墻底漆,1到2遍墻面漆,再鋪裝地板或地磚。安裝好踢腳線后涂刷最后一遍墻面漆。
第四 踢角線高度一般是多少
解疑:踢腳線的高度一般都在100毫米左右,近幾年,踢腳線的高度在一點點降低,一般家庭選用73毫米、80毫米和85毫米的高度,因為這樣能夠使室內裝修看上去更加秀氣、美觀。另外,踢腳線最好是與門框邊來搭配,可以同寬,也可以稍微窄一點,看個人對整體感的喜好。市場上現在有些實木的踢角線高度在 10-12cm的也是正常的。
裝修注意
踢腳線與地板銜接的最大間隙應小于3mm,用1元錢的硬幣塞一下,如果塞進去后2個以上則可能間隙過大。
鋪貼腳線前應先將帶有白水泥的墻體鏟干凈,然后鋪貼腳線,鋪貼后應注意對腳線進行保護,以免刷漆或噴漆時大量油漆粘到腳線表面清理不下來。建議在鏟凈水泥后,應對將鋪貼位置刷上107膠與水泥的混合物,然后再貼磚,這樣可以使磚貼的更牢固。
踢腳線與房間大小的尺度比例:
好的家裝設計中要有適當的尺度和比例,如大房間置肥大家具、小房間小巧、比例適度的家具。層高2.5米以下別吊頂,否則空間尺度壓下,人們起居更顯壓抑。踢腳線的高低與空間尺度之間的比例關系也很大,空間2.8米的高度,踢腳線則高150mm,若空間低于2.5m,踢腳線則高100mm。家裝中對于尺度比例的敏感程度是在實踐經驗中獲知的,其感性理解強于理性認識,這是有目共睹的,家裝中有千千萬萬個尺比例失當的例子,只要我們帶上一副富于經驗的眼睛就會一一覺察出來。